English

田野上涌动求知热

1998-10-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郑晋鸣 我有话说

正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在江苏广袤的田野上采访,所见所闻,令人兴奋。张家港市小河坝村年逾八旬的老太太走出几百米将家中的袋装垃圾投入垃圾桶;镇江市农村一群群“老外”竟骑着自行车到农村听农民讲课……走着走着,我们竟忘记了身处田野、农村,不得不因这些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由衷地感慨。

许多人都把江苏农民的富裕归结为天时地利,很少有人探究他们背后知识的力量。

实现小康之后的江苏农村,要想求得农业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高低。培养新型的“知识农民”,便成为江苏全省上下一致的共识。

我们在采访中感受最强烈的是田野上涌动的求知热潮,整个江苏大地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综合大学。随行的省委宣传部周琪处长介绍说,全省所辖500个乡镇建立了成人中心学校,45600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民文化学校,建校率达到95%以上。连云港东海县479个行政村,村村建立了农民学校。农民学校,这个并不陌生的词,现在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农民扫盲夜校。我们在盐城市射阳县一个农民夜校里听了一堂课,这堂课首先是农产品经销商与听课农民签订供货合同,然后由经销商派出技术人员为农民讲解种植技术。技术员肯定地说,如果按他讲的办法种植,秋后将统购包销;如果不按这种科学方法种植,亏损自负。如此这般,农民们能不认认真真地上课吗?据说,这样的农民学校从春办到冬,天天出新招,越来越多的农民白天在田间劳作,或去乡镇企业上班,一到晚上就到农民学校学科技文化。

在走访中,我们还欣喜地发现,通过学技术,农村党员、基层干部不但掌握了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也增强了他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沛县崔寨乡净楼村养鸡30万只,年收入600多万元。1994年鸡蛋行情疲软,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家银向村民打保票:商海如大海,潮涨潮落是常事,鸡蛋市场有一滞必有一俏。村里筹资60万元补贴养鸡户,稳住了阵脚,第二年鸡蛋果然走俏,这一年全村养鸡人均增收1700元。

7000多万江苏人民之所以能在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出全国一流的业绩,知识的力量是不可磨灭的。

曾几何时,人们把农民外出打工称作“盲流”,而江苏却有组织地将有头脑、有技术、有知识的农民送到全国乃至国外,和其他“盲流”不同的是,这些农民工95%以上都上过农民学校,都有一技之长。

我们在扬中市采访时,在市委书记陆朝银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外出劳务人员花名册,有姓名、籍贯、外出省份、专业特长、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陆书记告诉我们,他每个月至少要和这些外出劳工的工头通一次话或写一封信,了解他们在外的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家乡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外地的信息。在丹徒县我们看到农民学校正在集中培训一百多名女青年。巫朝正书记告诉我们,这批女工都是农民,她们将在培训后送往牙买加做技术工人和领班。巫书记扳着指头告诉我们,送出去一个,返回时,带回的是四个,不仅有技术、有信息,还有资金和现代知识。凭借着这些资本,他们回乡后开厂办企业,于是农民企业家遍地开花,而这些人又都成为农民的老师。

江苏领导紧紧抓住农民教育这个农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抓出了生产力。

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湛介绍说,江苏农民教育体现了一个“实”字,领导实实在在地重视,群众实实在在地学习。在农村,全面建立了以各种成人中心学校、文化技术学校为主的农民学校网络体系,课堂上教,广播上讲,电视上播,多种载体齐上阵,群众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省委宣传部的同志如数家珍般地对我们说,除了农民学校,全省现有乡镇文化教育中心1600多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80%以上。锡山市扬市镇90年代初就投资1500多万元,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农民活动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其主要工作。苏州、无锡所有的镇都建立了万册图书馆。文化是资源、是环境、是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读书热”成为江苏农村的新景观。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